全文共6795字 | 阅读需14分钟
本文从以下内容介绍
一、中世纪名词解释
二、十字军名词解释
三、三大骑士团由来和走向
四、中世纪油画作品赏析
五、电影《天国王朝》片段赏析
一、中世纪名词解释
“中世纪”是属于欧洲的一段历史,欧洲的历史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古典时代”、“中世纪”、“近现代”。
古典时代(Antiquity):指的就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约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4世纪中叶)相当于中国的战国时期到东晋中期。
中世纪(The Middle Ages):指的就是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53年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攻陷期间,黑暗时代,“黑暗”一词的含义之一是指当时的社会混乱和史料记载少,故称“黑暗”,一般是指中世纪早期。
中世纪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约公元5-10世纪
中期:约公元10-13世纪
早中期相当于中国的隋唐宋元时期
晚期:约公元13-15世纪
晚期相当于中国的南北朝时期到明朝初期,最终进入文艺复兴运动和大航海时代(地理大发现)。
近现代(Renaissance):15世纪以后,文艺复兴运动和大航海时代到来。约相当于中国的明末清朝时期。
二、十字军名词解释
为什么叫“十字军”呢?“十字军”指的是基督教军队,因为参加战争的士兵都配有十字标记。(教皇之心,路人皆知?)
十字军东征根本原因?
十字军东征本质是宗教战争。涉及宗教异端,不仅穆斯林是敌人,犹太教也是异端,这是基督教复仇的本能。(所以说一定要找个三观一致的人,三观一致延伸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向等共同利益一致性。)
历史上著名的三大骑士团,即圣殿骑士团、医院骑士团、条顿骑士团这三大骑士团都是 “十字军” 这个大项目催生的特种部队,本质上是一种“军事修道会”—— 既是虔诚的修士(要守清规戒律,比如独身、祈祷),又是凶猛的战士(专门砍异教徒、护送教徒)。他们成立的初衷都是为保护或服务去圣地的基督徒相关,但他们都只听命于罗马教皇,而不听命于国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教权vs王权的较量,这场较量,谁能问鼎欧洲?
(在作者看来,教皇是把目光转移海外,意在海外建立脱离王权的政权根据地,经济转移,而国王意在打压教权,通过打压教权兵权,没收钱财土地达到王权权力集中。)
十字军东征图
三、三大骑士团由来和走向
1. 圣殿骑士团
是最有钱、最神秘、死得最惨的
圣殿骑士团服装
圣殿骑士团成员身穿白色制服外加白色长袍。公元1147年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后,在白色长袍胸前位置绣上红色十字,开始是等边十字,后来为八角十字。
圣殿骑士团徽章
十字军第一次东征:
公元1096年,罗马天主教教皇乌尔班二世(下图一)号召十字军东征,公元1099年,第一次东征的十字军攻占了圣地耶路撒冷,一些骑士把抢到的土地切割成四个块,成立了四个十字军国家分别是:耶路撒冷王国、安条克公国、埃德萨伯国、的黎波里伯国(下图二),这引发了西方基督教徒到东方朝圣的狂潮。(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哪里有钱赚,就往哪里跑。)
公元1095年11月27日,在法国小镇科勒芒(Clermont),西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召开了基督教会议。这次会议聚集了各地的大主教、贵族骑士和大量平民。
会议上,乌尔班发表了激情四溢的演说,号召西方世界的基督教徒发动“圣战”(Cruciata)
一方面:在圣城耶路撒冷,异教徒不仅侮辱妇女,还将基督耶稣的雕像砸碎;
耶路撒冷对拜占庭帝国来说,丢了就丢了,毕竟王权为大;但是对于西欧罗马教会来说,教权压制王权,就有必要夺回耶路撒冷,毕竟这涉及合法性问题。
另一方面,上帝承诺,任何人只要赶到耶路撒冷,就能沐浴基督的荣光,洗尽罪责,死后升入天堂。
不仅可以免除一切罪过,死后还可以上天堂。这对于当初那些没有土地的骑士和平民的基督徒,无疑是具有巨大吸引力的——这些人可以毫无心理负担抢夺别人的土地。-深时槿读书
等级制度
圣殿骑士团的首领称为宗师、大团长或总团长(The Grand Master),是以选举产生的终生职位。大团长直接对教皇负责,不受国王和各地主教控制。
团员分四个阶层:
骑士(Knights):是主体,其最高等级者穿着背部绘有红色十字的白色长袍。
军士(Sergeants):是步兵,阶层低于骑士,乃军事主力。
农夫(Farmers):管理财产,主要是职业修士(Monk)。
神父(Father):做祷告等宗教活动。
圣殿骑士团在鼎盛时据说有两万多名成员。
为啥会成立?
成立时间:1119年左右
团长:法国贵族雨果·德·帕英和格弗雷·德·圣欧莫
团员:九名
(这九名骑士都是以信仰之名前往,故事总是这样,刚开始是好的,走着走着就歪了。之后的骑士貌似有利可图,走向信仰的极端,欲望的彼岸,想起鲁迅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士”。这也为这个骑士团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问题:十字军占领了耶路撒冷后,去圣地朝圣的欧洲基督徒在路上老被抢劫,杀害。
解决方案:几个法国骑士一拍脑袋想出一个办法:“咱成立个保镖团吧!专门护送这些朝圣者。” 因其总部设在圣殿山的阿克萨清真寺,在传说中是所罗门圣殿遗址附近,所以就叫“圣殿骑士”。
口号:天主的旨意(God wills it.)
怎么发展?(12-13世纪)
超级战士:穿白袍画红十,战斗力爆表,是十字军国家的精锐王牌。金融奇才:搞出了中世纪版的“跨国银行”!朝圣者可以把钱存在欧洲分部,拿张“存折”(加密羊皮纸),到圣地取钱。如此免去了带现金被抢的风险。发展来源:给国王、贵族放贷,富得流油。在欧洲拥有大量的地产、城堡。地位超然:直接听命于教皇,各国国王都管不着,特权一大堆。(相当于教皇有自己的兵权?)
历史地位:圣殿骑士团算是现代银行业的开山鼻祖。
骑士团财富的主要来源,一方面是大量基督教徒的捐赠,比如西班牙阿拉贡王国的阿方索一世,由于没有子嗣,便将其王国的大量财产分给了圣殿骑士团;另一方面是教会的大力支持,为了便于拉拢和掌控,教会赋予了圣殿骑士团很大的特权,在经济上骑士团不仅享有免税的特权,而且还有权在自己的领地上收取什一税。
提香,《阿方索一世·德斯特肖像》,1530 - 1534年,收藏于法国图卢兹贝姆贝格基金会。
它在欧洲的年收入粗略估计有600万英镑。而与之对应的,英国国王自己领地上的收入才3万英镑。-柏拉图和食铁兽
为啥完蛋?(1307年)钱多招人恨:尤其是欠了他们一屁股债的法国国王腓力四世。
(腓力四世:别看我长得帅,我还很会搞“钱”,中世纪欧洲叱咤风云的债务人(腓力四世)把债主(最有钱的圣殿骑士团)一锅端了,债也就清了,现在别问为啥权力如此令人着迷了,借钱可以不还。越来越明白,“抄家”的含金量了)
圣地丢了,价值降低:1291年十字军彻底失败,圣殿骑士失去了存在的核心理由。
莫须有罪名:1307 年10 月13 日星期五(据说黑色星期五来源以及对13这个数字的忌讳就来源于此。)清晨,腓力四世联合教皇(被操控)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抓捕圣殿骑士团成员。罪名是:宗教仪式不端,偶像崇拜,供奉邪神巴风特以及金融诈骗等。还记得上面提到的骑士团徽章吗,两人共乘一匹战马,本代表袍泽之义,却被腓力四世诬陷为同性恋,这在当时算是亵渎神灵的行为。严刑逼供下很多人“认罪”。
结局惨烈:大批骑士被烧死(包括最后一任大团长雅克·德·莫莱 Jacques de Molay),财产被腓力四世和各国瓜分。1312年,教廷正式解散圣殿骑士团。(值得一提的是,德·莫莱他在上火刑架之前,诅咒法王腓力四世和教皇克雷芒五世,说他们会在一年内面临永恒的审判。事实的确与之符合,教皇克雷芒五世一个月后果然暴病而死,有“美男子”之称的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半年后打猎时突然身亡。)
最终走向:彻底凉凉。但是该骑士团留下了无数关于“宝藏”和“神秘力量”的传说(比如和共济会(GMH?)扯上关系),成为流行文化常客(《达芬奇密码》电影、《刺客信条》游戏等)。
共济会(美生会)简称Free-mason,全称Free and Accepted Masons)是一种非宗教性质的兄弟会,1717年成立英格兰第一个总会所,早期为石匠工会,有独特仪式和标志,后来发展成世界组织,成为权贵交流的俱乐部。
世界上众多著名人士和政治家都是共济会成员,基本宗旨为倡导博爱、自由、慈善,追求提升个人精神内在美德以促进人类社会完善。从共济会诞生之初,质疑和反对之声便不绝于耳,最著名的便是天主教会与共济会的世纪战争,罗马教皇高举反共济会的旗帜两百多年。
2. 医院骑士团
是最坚韧、华丽转型、活到现在的
医院骑士团服装
医院骑士团成员身穿黑色制服外加黑色长袍。在黑色长袍的胸前位置绣有白色八角十字。
为啥成立?
成立时间:1099年之前,比圣殿早
公元1099年,勃艮第公国贵族Blessed Gerard和几名同伴在耶路撒冷的圣若翰教堂旁的一家医院里成立骑士团。
初衷:纯搞慈善医疗!在耶路撒冷开医院收治生病的朝圣者(所以叫“医院骑士”或“医护骑士”)。名字源于奉献给圣若翰洗者的医院。怎么发展?被迫拿刀:圣地不太平,光治病不行,得保护病人和医院安全。于是逐渐武装化,也成了精锐军事力量(穿黑底白十字)。
(男主巴里安属医院骑士团)
罗德岛时代 (1309-1522):十字军失败后,他们撤到罗德岛,建立了独立骑士国。一边当海盗打劫穆斯林商船,一边又抵抗奥斯曼帝国进攻,坚持了200多年!
公元1312年,在圣殿骑士团被解散后,医院骑士团接收了其部分人员和财产,扩充了自身实力。
马耳他时代 (1530-1798):被奥斯曼赶出罗德岛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把马耳他岛给了他们。继续当海盗(官方叫“私掠”),继续抵抗奥斯曼(著名的1565年马耳他大围攻)。成了欧洲海上屏障,声望极高。
医院骑士团奉教皇克雷芒七世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命令,来到马耳他岛,每年象征性地向西西里王国缴纳1马耳他鹰币作为租金,从此医院骑士团更名为马耳他骑士团,并建立了马耳他骑士团国。
(马其他骑士团,有主权没领土)
为啥离开马耳他?(1798年)
拿破仑:远征埃及途中,顺手就把兵力空虚的马耳他岛给占了。骑士团无力抵抗。
最终走向:华丽转型,活成传奇!流浪与转型:失去领土后,医院骑士团员们在欧洲各地流浪,最终在罗马安家(1869年)。回归初心:彻底放弃了军事职能,重新专注于全球性的人道主义医疗和慈善工作。
周边:电影《魔戒》的人类骑士主角阿拉贡,名字也许就来自骑士团的一个分支。
现代身份:如今的马耳他骑士团总部在意大利罗马孔多迪大街68号的马耳他宫,这是一幢占地1.2万平方米的大厦。它不是联合国会员国,但却是永久观察员。作为一宗教及慈善性质且受国际法承认之主权实体(Sovereign Entity),该组织被赋予发行自己的护照、邮票、货币、公共建筑及司法独立等权利。宪法由骑士团宪章及骑士法规所组成,现行宪法是1997年修改过的版本。(注:中国不承认该成员国)
(正门)
在全球运营医院、救护队、赈灾机构(著名的马耳他救护队)。存在至今: 全名 “耶路撒冷、罗德岛及马耳他圣若翰独立军事医院骑士团”,简称马耳他骑士团。是三大骑士团唯一活下来且保持活跃的。
3. 条顿骑士团
是最“偏科”,东欧开疆,变身普鲁士的
条顿骑士团服装
公元1199年9月19日,教皇英诺森三世颁布训令,规定条顿骑士穿圣殿骑士一样的白色长袍,在胸前位置绣有黑色十字以示区别。
为啥成立?
成立时间:1190年
出身: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期间,由德意志商人在阿卡(当时十字军据点)建立。初衷也是照顾生病的德国十字军战士(所以早期也算医院性质)。名字来源于使用德语的骑士(Teutonic)。特色:成员基本是德意志贵族子弟。
怎么发展?圣地混不开:在圣地存在感不强,卷不过圣殿和医院骑士团。战略转移 (13世纪初):把眼光转向东欧/波罗的海。(润啊润)北方十字军:打着“征服异教徒(波罗的部落、古普鲁士人)”和“传播基督教”的旗号,在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支持下,开始武力殖民。建立骑士团国:通过血腥武力征服,在今天的波罗的海三国、波兰北部、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一带,建立了强大的条顿骑士团国。首都马尔堡城堡巨宏伟(现存最大砖砌城堡)。
题外话
波兰的马尔堡(Malbork)坐落在诺佳特河(Nogat)东北岸, 于13世纪由条顿骑士团建立。 东北岸的马尔堡城堡,又叫玛丽城堡(Mary's Castle),始建于1274年,当时以圣母玛利亚圣母(Virgin Mary)来命名这座城堡为“Marienburg”,字面意思就是“玛丽的城堡”。1309年9月14日,齐格弗里德·法持万根会长(Grand Master Siegfried vonFeuchtwangen)将德意志条顿骑士团的总部搬到了马尔堡城堡,让马尔堡城堡升级为当时南波罗的海沿岸最具权力中心之一,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砖构城堡。15世纪马尔堡划归波兰所有,后曾易主成为普鲁士的领土。 1933年纳粹德国占领了马尔堡, 二战结束后才又回到波兰人手中。
马尔堡城堡是集修道院的宗教功能与城堡的军事防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城堡西北侧紧靠诺加特河,其余三面古时为沼泽地,易守难攻。城堡自南向北由高堡、中堡和外堡三大部分组成。高堡主要用作宗教活动,中堡是行政中心,外堡则是各类作坊等服务设施的所在。
马尔堡城堡是现存欧洲最大的砖制建筑和哥特式城堡,虽在二战中损毁严重,但如今已经恢复原貌,1997年,被世界教科文组织(UNESO)收录进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统治方式:对征服地区进行德意志化(移民德国人,建城市如柯尼斯堡)和基督教化。
为啥衰落?(15世纪)惹了强邻:想继续扩张,侵犯了波兰-立陶宛联盟的利益。决定性惨败:1410年坦能堡战役 (格伦瓦德之战),条顿骑士团主力被波兰-立陶宛联军几乎全歼,从此一蹶不振。
格伦瓦尔德是坐落于波兰东北部的一座不平凡的小镇,隶属瓦尔米亚马祖里省管辖。之所以说它不平凡,是因为1410715里曾发动中世纪最大的战役格伦瓦德之战。格伦瓦尔德之战因其重大历史意义,成为后世文艺作品的经典题材。除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显克微支的历史小说《十字军骑士》外,还有“波兰第一画家”扬•马特伊科的著名油画《格伦瓦尔德之战》
扬·马特伊科的自画像
1410年的格伦瓦尔德之战,是影响波兰历史发展的重大的事件之一。
波兰-立陶宛联军在此战中击败了条顿骑士团,消除了后者的军事威胁。波兰王国也在雅盖沃的治理下,逐渐兴盛并崛起为东欧强国。
内部问题:统治严苛,被征服民族反抗不断;世俗化趋势让骑士纪律松弛,不符教规,为所欲为。最终走向:变身普鲁士,融入德国世俗化:末代大团长阿尔布雷希特于1525年受马丁·路德新教影响,将剩余的骑士团国领土世俗化,改造成世袭的普鲁士公国,自己当了公爵,向波兰称臣。传承:这个普鲁士公国,后来成为勃兰登堡-普鲁士的核心,最终发展为强大的普鲁士王国(1701年),成为德意志帝国(1871年)的领导者。铁血宰相俾斯麦、德皇威廉二世都是普鲁士人。现代存在:当时的德意志境内正在进行着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阿尔布雷希特结识了宗教改革的发起者马丁·路德。在路德的建议下,公元1525年,阿尔布雷希特(下图)辞去条顿骑士团大团长一职,将骑士团国世俗化,改为普鲁士公国,在公国内进行宗教改革,脱离天主教,改信路德新教。
条顿骑士团中部分成员对这样的改革极为不满,重建了骑士团,但实力已不复当年。在这种形势下,条顿骑士团基本放弃了军事任务,此后它仅作为一个宗教组织而存在。
公元1809年,拿破仑侵入德意志后,宣布解散作为军事组织的条顿骑士团,骑士团仅在奥地利有容身之处。公元1834年,奥地利皇帝重建骑士团,并使之成为宗教慈善机构。1929年,条顿骑士团改组为一个纯宗教的骑士团,其名称由条顿骑士团更名为德意志骑士团。(全称为耶路撒冷的圣玛利亚医院德意志兄弟骑士团)
如今德意志骑士团一共有大约1000名成员,他们主要从事慈善事业,包括照料病人和老人。当代骑士团分为意大利、德国、奥地利、捷克、斯洛文尼亚五区进行管理,其总部设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和历史上的军事强国普鲁士已无直接组织关联,但有文化和精神上的联系。(注意:纳粹曾滥用其符号,但骑士团本身与纳粹无关)。
小贴士
条顿骑士团的标志是白底黑十字,条顿骑士团旗帜上的十字位置不是在正中间,而是偏向左边。因条顿骑士团国对东北欧的影响,如今瑞典、丹麦、芬兰、挪威、冰岛等北欧五国的国旗上都有这种偏向左边的十字,这种十字被称为斯堪的纳维亚十字或北欧十字。
一句话记忆:圣殿骑士团:钱多烧死的银行家战士。医院骑士团:救死扶伤转行海盗,最终活成慈善大佬。条顿骑士团:东欧开荒搞殖民,后代变身普鲁士扛把子。
这三大骑士团的故事,充满了信仰、野心、暴力、阴谋和转型,是中世纪欧洲向外部世界扩张与碰撞的生动缩影。
高开低走,一赢八输
四、中世纪油画作品
The Accolade by Edmund Leighton埃德蒙·雷顿的《荣誉》(1901)
Jacques Molay Conquers Jerusalem by Claude Jacquand
《雅克·莫莱征服耶路撒冷》克劳德·雅可 (1846)
Chivalry by Frank Dicksee
弗兰克·迪克西的《骑士精神》 (1885)
Joan of Arc Kissing the Sword of Deliverance by Dante Gabriel Rossetti《圣女贞德亲吻拯救之剑》,但丁·加布里埃尔·罗塞蒂(1863)
The Kiss by Francesco Hayez
弗朗西斯科·海耶兹的《吻》 (1859)
The Two Crowns by Frank Dicksee
弗兰克·迪克西《两顶王冠》(1900)
The Shadow by Edmund Leighton埃德蒙·雷顿《影子》
五、电影《天国王朝》片段赏析
“王不杀王”-萨拉丁
“耶路撒冷究竟有什么价值?”
这是电影《天国王朝》里一个堪称经典的问题。
1187年,埃及阿尤布王朝的创建者萨拉丁率领军队包围耶路撒冷,他本可以杀光所有基督徒,就像之前“十字军”杀光穆斯林一样。
但萨拉丁最终却选择释放所有基督徒,并允许他们自由出入耶路撒冷。耶路撒冷贵族骑士巴里安抛出了这个问题。
萨拉丁的回答是:“Nothing”(没有价值)。走出几步之后,萨拉丁转过身来,双手竖起拇指,在胸前用力一挥:——“Everything!”(无上价值)。
:人活在这世上有什么价值?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东南配资-东南配资官网-股市配资-股票配资炒股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